logo logo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資訊 > 用于作物病毒病典型癥狀區與缺素和細菌真菌病害的研判
用于作物病毒病典型癥狀區與缺素和細菌真菌病害的研判
2022-06-27 15:32:19
113次
更多
        當種植作物發生病毒病時,葉片經常表現出矮化、黃化、卷曲、小時、蕨葉、花葉、皺縮、畸形、生長放緩或停滯、地里也會伴有刺吸式昆蟲存在等癥狀,跟缺素特別容易搞混,需要我們仔細的進行區分。
        這時候,我們就不能只看植株的癥狀表現了,因為有時候從癥狀上看不出來,所以就需要結合癥狀和下邊這3點來綜合考慮,作出判斷。

1.看病癥的發生發展過程:

2.綜合對比癥狀表現以及發生癥狀的部位。

        比如本公眾號前期全面所講的缺素的癥狀和某些元素過量的癥狀以及他們的表現部位。

3.病毒病的癥狀及癥狀出現的部位

發病部位:病毒病的話,在哪個部位都可能發生,但幼嫩的葉片最容易感染病毒。

癥狀:發生病毒病后,作物常表現出變色(褪綠、黃化)、壞死、皺縮、畸形等癥狀。

比如,病毒病常見癥狀:

圖片上的病株,猛的一看,葉脈深綠,葉脈間褪綠變黃,可能會覺得是缺元素,但是跟缺素癥狀不同的是,病毒病的病葉上不僅會出現濃綠和淡綠相間的斑駁,葉片上還會有泡狀斑、皺縮,葉面常常會凹凸不平等癥狀;而缺素時,葉片上一般不會出現泡狀斑或者凹凸不平的癥狀(除了缺硼)。

缺硼時,新葉也會出畸形、皺縮等癥狀,這點跟病毒病確實很像,不太好區分。

比如,我們以黃瓜為例:
        黃瓜病毒病跟黃瓜缺硼同樣都是葉片皺縮、畸形。但是,缺硼的時候,葉脈會明顯的變形,而發生病毒病時,葉脈幾乎不變形,通過這點也可以進行區分。

4.看病癥與土壤的關系

(1)病毒病的發生跟土壤類型、土壤特性沒有太大關系。

不管是哪種土壤類型,如果有病源,都可能會發生。

(2)作物缺素癥的出現則與土壤類型、特性有明顯關系。

比如:

pH高的土壤容易缺磷;

重黏土容易缺鉀;

微堿性的砂土容易缺硼;

通氣不良的石灰質土壤容易缺鐵和錳等。

 所以,我們在具體判斷到底是哪種原因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然后綜合判斷,不能說看著像啥就覺得是啥,到最后花了錢沒解決問題,也是得不償失。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